发布时间:2025-05-18 点此:301次
近来,小米轿车高端车型SU7 Ultra因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涉嫌虚伪宣扬引发言论风暴。数百名已付出定金的准车主组成维权群,联合建议无损退车诉求,要求小米轿车撤销选装费用并全额交还定金。事情发酵背面,顾客对小米轿车宣扬话术与实践产品功用严峻不符的质疑继续晋级,部分车主自购设备实测视频更将争议面向高潮。
顾客实测揭穿功用缩水
4.2万元选装件成“装修件”
“我花4.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,居然仅仅个铺排。”预定车主李先生在承受记者采访时心情激动。他展现的烟雾测验视频显现,当鼓风机直吹前舱盖挖孔区域时,气流未构成有用导流,纸巾紧贴孔洞文风不动,这一成果与小米轿车官方宣扬的“双风道高效导流”功用构成明显反差。
某博主克己的“风道测验”视频截图
李先生向记者泄漏,他在预定SU7 Ultra时,额定花费4.2万元选装了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。“其时宣扬称该部件完全复刻纽北赛道原型车规划,选用贯穿式风道结构,可提高下压力并优化刹车散热。雷军自己也在交际媒体着重内部结构也改了,我信以为真才咬牙加钱。”
但是,李先生在网上看到关于小米轿车碳纤维双风道烟雾测验视频时,感觉自己被骗了。据现已提车的车主介绍,前舱盖内侧仅有两处浅凹槽,未与刹车散热体系构成物理衔接。更令其愤恨的是,经第三方组织拆解检测,该部件仅比一般铝制机盖减重1.3公斤,且未通过任何赛道级功能验证。“所谓空气动力学规划根本是噱头,4.2万元买的便是个带孔的碳纤维皮肤。”
某博主花4.2万元选配的小米SU7 Ultra轿车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
小米致歉被指“避实就虚”
补偿计划遭维权车主团体抵抗
面临继续发酵的言论危机,小米轿车于5月7日晚间发布致歉声明,供认“信息表达不行明晰”,并给出补偿计划,对未交给订单供给限时改配服务,可免费更换为铝制前舱盖;对已提车或锁单用户赠送2万积分(约合2000元)。
但这一计划并未停息车主的怒火,有小米轿车下订车主表明,改配铝制机盖需从头排队,等候周期长达30-40周,“等于让顾客为小米的虚伪宣扬买单”。更要害的是,2万积分补偿与4.2万元选装价格比较距离较大,“咱们要求的是无损退车,而不是用代金券打发人。”
在交际渠道上,部分小米车主团体发声要求退车
在某交际渠道上,有博主晒出维权群截图,显现已有超越300名准车主签署联名信,要求小米轿车在72小时内给出解决计划,否则将团体向商场监管部门投诉。部分车主已托付律师团队研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》第二十八条“虚伪宣扬”确定规范,预备提起团体诉讼。
在车主维权的一起,多段由网友克己的“风道测验”视频在交际媒体广泛传播。其间,某短视频渠道博主“只玩实在的**”发布的测验视频点赞量已打破1.6万次,视频中,博主运用烟雾发生器对SU7 Ultra前舱盖进行可视化测验,成果显现气流仅在挖孔区域时间短逗留,未构成继续导流。
“这根本不是空气动力学规划,而是典型的装修性挖孔。”轿车工程师王先生在观看视频后指出,真实具有功用性的风道需与车身散热体系构成闭环,且需通过风洞试验验证,“小米的这个前机盖明显不具有其一开端宣扬的功用性。”
小米SU7 Ultra和小米SU7前舱盖下方比照图
小米高端化战略遇挫
三个月两次堕入言论危机
此次风云露出的不只是产品宣扬问题,更折射出小米轿车在高端化进程中的供应链短板。据职业人士泄漏,该碳纤维前舱盖选用热压罐工艺,生产过程需求触及人工制造环节,单个模具制造周期相对较长。“选装用户均匀提车周期延伸2-3个月,却换来一个‘姿态货’,这种落差感加重了顾客的不满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这已是小米SU7 Ultra三个月内第2次堕入言论危机。本年3月,该车型曾因高速爆燃事端导致3人罹难,引发大众对电池安全性的质疑。而此次碳纤维风云,则将小米轿车“堆料营销”的危险完全露出。
李先生告知记者,预定的2万块钱甘愿不要了,也要讨个说法。“咱们都要退订,是由于感觉被不实信息诈骗,咱们其时这么信赖雷军的营销,而不单单由于它(双风道前舱盖)是一个‘装修件’的问题。”从高速爆燃事端到现在的碳纤维争议,小米轿车让顾客对其产生了信赖危机。
网友此前发布的小米SU7事端现场相片。
针对车主诉求,法律界人士以为,若小米轿车被确定构成虚伪宣扬,将面临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顾客权益保护法》第五十五条规则的“退一赔三”处分。此前,某合资品牌曾因宣扬“自动驾驶辅佐”功用与实践不符,被法院判定交还购车款并补偿顾客丢失。
面临汹涌舆情,小米轿车没有进一步回应,但董事长雷军5月10日在交际媒体上发文称,曩昔一个多月,是兴办小米以来最困难的一段时间。雷军此刻发布的这条动态耐人寻味,这场风云将怎么收场,不只关乎小米轿车的名誉,更将成为我国新能源轿车职业营销的标志性事情。
(来历:海报新闻)
相关推荐